福建师范大学
来源:
2019-04-07 14:29:53|已浏览:247次
福建师范大学是福建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,前身为1907年由清朝帝师陈宝琛创办的福建优级师范学堂,是我国建校最早的师范大学之一,是福建高等教育的重要发祥地和文化科教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。
学校大力实施“学科立校”战略,现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、3个省高校优势学科创新平台(含培育)、9个省特色重点学科、26个省级重点学科;拥有1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、1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、3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、12种硕士专业学位类别(含37个专业领域),均位居福建省属高校首位,学科已涉及哲学、经济学、法学、教育学、文学、历史学、理学、工学、农学、管理学、艺术学11大门类。
学校不断推进“教学质量”工程,深化教育教学改革,提高人才培养质量。拥有国家级“本科质量工程”项目31个、省级项目213个,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4个(含6个本科专业),在福建省属高校中居于首位。在“本科教学工程”建设中,获得4个国家级、15个省级“专业综合改革试点”,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视频公开课;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,立项国家级项目30个、省级50个。拥有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、教育部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各1个,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一、二等奖13项,全国优秀教材奖7项。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被教育部评为优秀;3篇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。
学校坚持以人为本,培引并重,扎实推进“人才强校”战略,着力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。在1700多名专任教师中,具有高级职务教师900多人;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1400多人,其中博士学位教师600多人。现有双聘院士3人,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,“长江学者奖励计划”特聘教授1人,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7人,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召集人、成员3人,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专家评审组召集人1人,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,国家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人。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,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,国家级“教学名师”2人,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人,教育部“高校优秀青年教师”3人,教育部“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”入选者17人,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5人,“闽江学者”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16人,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7人。
学校积极实施“科技创新”工程,主动为福建发展和海西建设作贡献。现有省级以上科研创新平台34个,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,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,教育部重点实验室、工程研究中心3个,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1个,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,福建省重点实验室、工程研究中心10个,福建省行业技术开发基地1个,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,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2个。“十一五”以来,获国家级项目287项,资助经费近4亿元;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53项;申请专利705项,授权专利298项。学校的自然科学研究实力大幅提升,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继续走在全省高校前列。
学校一贯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,大力实施“开放办学”工程,目前已与美国、英国、澳大利亚、日本等30多个国家,以及台港澳地区的100多所高校、科研机构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。学校是全国首家成批对外派出汉语教学志愿者的高校,迄今已向菲律宾、印度尼西亚、泰国、越南等国派出10批523名志愿者;与菲律宾红溪礼示大学、印尼阿拉扎大学、美国波士顿文艺复兴特许公立学校合作创办了3所孔子学院(孔子课堂),温家宝、李源潮等中央领导先后访问印尼阿拉扎大学孔子学院,对我校推广汉语国际教育、传播优秀中华文化给予了高度评价。
学校办学条件优良,拥有旗山、仓山两个校区,占地面积193.29万平方米,建筑面积108.1万平方米;固定资产总值21.03亿元,教学仪器设备总值 3.98亿元;图书馆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,馆藏纸本文献总量380多万册。
走过一百多年历程的福建师范大学,当前正在以科学发展为主题,提高质量为主线,朝着建设综合性、有特色、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阔步前进。